“四好”党员(二)丨坚守初心使命 勇攀科学高峰
发布日期:2025-11-24 09:17:00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四好”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极地中心开设“榜样在身边——'四好'党员成长故事”专栏,分五期介绍“四好”党员风采,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身边党员榜样,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极地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极风雪中的初心答卷
极地环境监测中心 曹叔楠
“在‘特里奥什尼科夫院士’号甲板上,不同肤色的手共同握住缆绳,拉上潜标的那一刻,雪粒落在脸上,却暖在心里。”回忆2024年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经历,曹叔楠仍难掩激动。作为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环南极队队长、中方负责人,她以党员担当在国际舞台答好问卷。
政治素质是根。她一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责任担当落实到每一次任务中。环南极近岸国际考察航次中,她牵头协调中外力量,抓住潜标回收最后窗口期,顶风冒雪指挥作业,成功回收布放近4年的水文锚碇潜标,用专业与协作诠释大国担当。
作风品行是名片。与印度队员同住期间,她总多提醒一句安全、多分享一次经验。当印度小姑娘得知她是党员,兴奋地说:“爸爸叮嘱我要向你学习!”这份跨越国界的信任,让她更懂党员作风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政治素质是党员的根、岗位履责是党员的责、作风品行是党员的名片、群众评价是党员的标尺。”曹叔楠说,未来将继续以实际行动答好每一份“初心答卷”。
青春逐极的科研先锋
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林龙
“从2012年读研算起,我与极地结缘已十余年。”作为4次北极考察的“老队员”,林龙始终以党员标准锤炼本领,在北极气候变化研究中绽放青春。
强化政治根基。他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将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恪守岗位职责。围绕北极海冰-海洋相互作用,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揭示了上层海洋储热变化对海冰冻结融化过程的响应和反馈,提升极地气候认知。入选单位优秀青年托举工程的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极地精神,多次获评“优秀考察队员”。
“四好”党员是肯定更是责任。林龙表示,将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心系群众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良好风貌。
履职尽责的地质榜样
极地勘测调查中心 陈绍聪
“2023年,我首次参加南极考察,带队完成综合地质调查,和队友在南极荒野扎营15天,每日负重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超过14小时。”陈绍聪的党员故事,写在风雪里,更刻在担当上。
认真履职尽责。他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将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南极荒野中,他率先探路冰雪覆盖区,不舍一块样品,以“早七晚十”模式完成调查,以实际行动为开创极地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奉献青春力量。
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支部纪检委员,他抓纪律教育、防廉政风险,落实“三会一课”监督,既守原则底线,又服务群众需求。
从新人到骨干,他用三年磨剑,助力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获批立项,为推进极地地质过程研究、极地智能调查技术开发贡献了理论与方法。
数据深耕的幕后力量
极地大数据中心 李亚炜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成立时间短、起步晚,摸清‘家底’是第一步。”作为青年党员,李亚炜以党建引领业务,在数据幕后书写担当。
党建业务深融合。他深知党建工作是“红色引擎”,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推动业务工作发展。从梳理数据清单、制定汇交标准,到推动数据论文发表、完善管理制度,一步步夯实数据中心根基。
实干担当促发展。他反复查阅报告,逐条摸清数据“家底”;翻遍服务器硬盘,厘清汇交极地考察数据;推动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的立项,助力数据共享。如今,数据中心管理更规范、共享更高效,为极地科研提供坚实支撑。
“荣誉是鞭策。”李亚炜表示,将以争当改革发展排头兵为目标,努力在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极地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7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