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账号登录

关闭

  • 用户名

    @pric.org.cn
  • 密码

  • 语言

当前位置:

新华社:总书记为何如此关怀极地工作?

发布日期:2024-02-10 14:55:15

新华社:总书记为何如此关怀极地工作?


640


   “中国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


       信短情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极地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


       2013年6月,南极仲冬节之际,向南极考察站工作人员致电慰问;2014年1月,“雪龙”号科考船遇冰被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同年2月,致信祝贺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1月,慰问中澳南极科考人员并考察“雪龙”号科考船;在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雪龙2号首航南极”;在不同国际场合,提出深化极地等领域合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极地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定位极地科学考察。


       ——极地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和未来。


       “南极地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已成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冰川融化加剧、陆地和海洋热量增加、海平面上升加速,深刻影响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以及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极地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


       作为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天然实验室、全球环境和资源的新空间,南极是科学考察和全球治理的焦点所在。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强调“开展海洋和极地考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极地舞台上,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长久以来,人类对极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险时代向科学考察时代的重大转变。如今,众多国家已在南极、北冰洋开展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工作。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极地考察,填补科学空白,为进一步认识和保护极地,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作出应有贡献。


       “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贺信中这样回顾。


       历史让人感慨。


       40年前,中国的极地事业几乎还是一张白纸,没有一个极地考察站,没有一艘专业极地科考船。


       如今,我国极地认知和保护能力不断增强,持续组织开展南、北极考察,“两船七站”的极地立体化协同考察体系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17年成功承办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会上牵头提出“绿色考察”倡议。我国将国内海洋保护利用行动与履行国际条约和义务相结合,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人类共同书写的极地事业中,中国立起又一新的里程碑。


       新建成的中国南极秦岭站和已建成的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泰山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既是我国极地工作者开展科学考察的平台,又是我国对外科学交流的重要窗口。


       ——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南极,我国深度参与南极生态环境保护、南极海洋保护区等国际治理的协商;牵头提议设立了恩克斯堡岛南极特别保护区。


       在北极,我国组织实施“国际北冰洋洋中脊联合探测计划”北极航次,完成了洋中脊地壳探测最后一块拼图;作为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的参与国之一,我国科学家参加了所有5个学科组的现场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永无止境,新时代赋予极地工作者新的使命。


       “继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致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极地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饱含着美好希冀,更展现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



来源:新华社

    • 曹路院区(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雪龙路1000号  邮政编码:201209  
      金桥院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街道金桥路451号  邮政编码:200136  
    • Email:connect@pric.org.cn
    • 传真:021-58711663
版权所有 © 2011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沪ICP备1602654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798号
网站标识码:CA330000000610288170001